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十四五十七,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时代:深度解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挑战

  • 更新时间:2024-12-31

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十四五十七,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时代:深度解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与挑战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司长的介绍,我国预计在“十四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将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到2035年前后,老年人口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超过30%,正式迈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这一趋势不仅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还带来了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和挑战。

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点

1. 发展规模超大型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增速迅速。截至2023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17亿,占全国人口的15.4%。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十年里还将持续上升,预计到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8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2.5%,占全球老年人口比重的24%。

2. 发展速度加速型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从城乡来看,虽然城镇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农村,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这一现象预计将持续到2040年。此外,东部地区的老龄化时间明显早于、数量也多于西部地区,这种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进程的复杂性。

3. 发展形式迭加型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高龄、空巢、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对养老服务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发展区域非均衡型

老龄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一方面,东中西部区域的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老龄化程度也有显著不同,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

5. 发展主体素质提升型

近年来,老年人口的素质有了显著提升。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老年人群体的知识素养、技术能力、性格活跃度等综合素质不断增强,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应对老龄化的能力。

6. 发展模式实力互补型

在老龄事业的发展中,个体、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责任,形成了实力互补型的发展模式。城市退休老龄个体在住房和养老金积蓄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可以缓解国家力量的不足;同时,政府养老机构和社会养老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共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1. 经济增长潜力下降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以及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经济增长潜力的提升。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意味着非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潜在经济增长率面临下行压力。此外,老年人口作为纯粹“消费型”人口,其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经济产出可用于生产投资的比例相对越小,不利于资本积累。

2.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加大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金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基金可持续性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远高于其他人群,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将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对医保基金的长期支付带来巨大压力。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和服务质量均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口的需求,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挑战。

3. 家庭功能和代际和谐受到影响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家庭观念淡化,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快速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考验,代际之间的经济和伦理关系也发生着变化,年轻人用于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养老模式逐渐从“用心”转变为“用钱”。

4. 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卫生资源薄弱,导致农村老年人养老短板比较突出,甚至出现“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照料”“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偏高”等社会问题。

5. 老年人群体面临更多风险

在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群体通常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层出不穷的欺诈手段了解不全面,普遍存在智能技术运用困难,反应慢、辨别能力不强,给欺诈行为以可乘之机。坑老、损老、伤老等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人口老龄化的机遇

尽管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发展机遇。

1. 银发经济发展

人口结构变化将促进老年产业和服务消费扩围,壮大银发经济,形成发展新动能。未来,服务亿万老年人群体的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2. 养老金融发展

人口老龄化将推动养老保险基金和商业保险的发展,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3. 产业结构升级

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将倒逼企业寻求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助推产业升级。

4. 社会和谐稳定

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积累的知识经验、道德文化、意志品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有助于维护和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结语

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通过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促进健康老龄化,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银发经济和养老金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热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