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 更新时间:2024-11-22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全解析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1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农村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而制定的重要法规。它依据国务院《农村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而制定。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一条例的各个方面。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2

一、申请拆迁的基本程序

首先,任何单位或组织在进行农村房屋拆迁前,必须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过程中,需提交以下文件、资料: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3

1. 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这证明了拆迁是为了某个具体建设项目而进行的。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4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规划定点红线图):表明拆迁区域已经经过规划部门的审批。

农村房屋拆迁管理详细规定与条例解读 5

3. 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证明拆迁单位已经获得了土地使用权。

4. 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详细说明了拆迁的具体计划、范围、时间以及补偿安置方案。

5. 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存款证明:确保拆迁单位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补偿和安置。

6.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提供委托合同:如果拆迁单位委托其他单位进行拆迁,需要提供相关的委托合同。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收到这些文件后,会在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会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如果不符合条件,会书面答复申请人。

二、拆迁范围与公告

拆迁范围确定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会书面通知工商、规划、房管、国土等有关部门,暂停办理拆迁范围内的相关手续,如营业执照的办理、房屋的新建、扩建、改建、转让、租赁、抵押以及房屋析产、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等。这一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如果需要延长,必须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批准,但延长的期限也不得超过一年。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会在七日内将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登报公告。拆迁人需要在公告之日起七日内,向被拆迁人发送房屋拆迁通知书,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三、拆迁补偿与安置

拆迁补偿和安置是农村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补偿和安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屋补偿费:也称为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这个费用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 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的不便。这个费用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

3. 奖励性补偿费:用于鼓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协助房屋拆迁或主动放弃一些权利,如自愿迁往郊区或不要求拆迁单位安置住房。这个费用的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加以确定。

宅基地上的房屋拆迁,可以实行货币补偿或者房屋安置,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另行审批宅基地。补偿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价和宅基地的区位补偿价确定。具体的计算公式为: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四、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拆迁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被拆迁房屋的权属不清、被拆迁人下落不明等。针对这些情况,拆迁管理条例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1. 权属不清的房屋:如果拆迁范围内存在权属不清的房屋,拆迁人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如果被拆迁人下落不明,拆迁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寻找,并在拆迁前进行公告。

2. 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住宅设计最低套型面积的被拆迁房屋:对于这类房屋,拆迁人需要制定专门的补偿安置方案,确保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3. 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如果具备易地建房条件,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补偿的计算公式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

五、拆迁实施与监督

拆迁实施是整个拆迁过程的关键环节。拆迁人需要按照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拆迁工作。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超过拆迁期限的,必须向原批准的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可重新确定拆迁期限。

拆迁主管部门会责令被拆迁人限期搬迁。如果逾期不搬迁,在大连地区,市政府会授权市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后,直接提请公安部门强制搬迁。在其他县(市)区,应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公安部门强制搬迁。

在拆迁实施过程中,拆迁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会依法加强对拆迁活动的监督管理。如果发现拆迁人存在违法行为,如未经批准擅自拆迁、未按照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等,会依法进行处罚。

六、拆迁后的安置与保障

拆迁后的安置与保障是确保被拆迁人生活稳定的重要环节。拆迁人需要提供充足的安置房源,并根据被拆迁人的需求进行安置。如果被拆迁人选择货币补偿,拆迁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支付补偿款。

此外,对于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人,拆迁人还需要优先给予住房保障。这包括提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以及给予相关的住房补贴和优惠政策。

七、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

拆迁管理条例还明确了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的相关规定。如果拆迁人或被拆迁人违反条例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包括罚款、吊销拆迁许可证、停止拆迁活动等处罚措施。

在拆迁过程中,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如果协商不成,被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综上所述,农村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是确保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规。它规定了拆迁的基本程序、补偿与安置标准、特殊情况的处理、拆迁实施与监督、拆迁后的安置与保障以及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拆迁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拆迁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热门APP